互联网创业者每天长时间沉浸在手机里面,大脑要处理的信息是海量的,慢慢地超过负荷,直至失控,我们也就失去了生活的掌控感。
短视频、朋友圈、社群……高度碎片化的信息让你应接不暇,你再也没有完整的时间,这会让你的思维能力断断续续,很难有逻辑地完整思考一件事。
然后你会丧失独立思考能力,思考速度变慢,大脑变笨,快和慢系统都生锈。做任何决策的时候,都会考虑更短期的利益。
丢失对生活的掌控感,这个问题的本质是你的核心资源和核心竞争力,无法让让你往前一步。对互联网人来说,流量红利殆尽,竞争环境急剧内卷,参与其中的每一个人都比以前有着更大的压力。
压力带来焦虑,而焦虑则会不自觉让人向外寻求帮助,于是你期望加班多干一点活儿,你期望谁家出的知识地图可以让你多涨粉丝,你期望每个项目都能参与多赚一点。
你期望从各种碎片信息中获得解脱,可是这些碎片本身也只是同行用来引流的。
最落地的私域流量作战地图
手把手教你怎么做TikTok
万字解析品牌全域增长模型
你跟过去,一口咬住了勾子。最终只是有限的注意力被消费了一番,看似拿到了有价值的资料,实际上你根本不会去看。你说你不服,你确实收获到了新的认知,只是过两天就完了。
慢慢地有一天你路过书店,拿起一本书翻看,没想到硬着头皮都很难读下去几页。
你失去了读书的能力。你不信这个邪,拿出手机,翻开公众号,找到一些长文去读,这次还是几十秒读完了。
你现在的大脑模式更习惯看短视频,搞笑的让你放松(去TM的工作),分享知识的让你忍不住点了收藏,让你起鸡皮疙瘩的你默默分享到朋友圈。
大部分人都失去了阅读长文的能力,如果你能每天保持阅读,你本身就干掉了95%以上的上班族。
微信上你加了很多人,很多群,订阅了很多信息,囤了很多低价课程,收藏了很多信息,结果是大部分你都来不及看,你花精力去看的小部分都是垃圾信息。
低质量的圈子在上班时间发着牢骚,薅羊毛的群里大家为了几分钱精神高度紧张,爱喝酒爱打游戏爱借钱的朋友三天两头拉着你出去玩,朋友圈大部分朋友都是在卖东西。
还有快钱。
你很缺钱,你的互联网项目长时间没有盈利,于是你看到什么钱都想赚。
群里即将发出的一个红包,你的手指早就在屏幕上等了很久;网上看到的一个好项目,你蠢蠢欲动,最后咬咬牙交了一笔学费参与进去了。
人一旦有了赚快钱的心态,就会很难再回到正轨,别人不但会给你贴上一个标签,“这小子天天就盯着这点小钱”,下一次的合作基本不会考虑你。
人呐,怕的不是慢,而是走错路,跟错人,学错知识,获得错误的认知。不管哪个方面,你一旦误入歧途,就很难再回到正道。
那么怎么找回对生活的掌控感呢?
控制使用手机和电脑的时间。很多焦虑都是互联网带给你的,它给你展现了一个扁平的世界,它告诉你要尽快成功,要赚到更多钱。它会让你非常焦虑,那么就远离它,非必要不去看手机和电脑。
花整块的时间去特定的场所阅读。提到阅读,很多人就会打开一个阅读APP,下载电子书就开始看,但是很快就跳出去刷其它消息了。再折腾一点的朋友,会去找只有读书国内的电子墨水屏来读,但都难逃变成垫泡面装备的命运。真正推荐的是先培养阅读习惯,这个阶段要留整块的时间,要去有氛围的场所,从你感兴趣的内容读起。听妈妈的话,照顾好的你大脑。
保持规律的作息和一日三餐。这个选项对于互联网创业者来说,其实是很困难的,长期地熬夜、饮食不规律不仅会伤害你的身体,还会给你的生活造成更多的混乱。
每天拥有不受打扰的整块时间。这一个时间可以是5分钟,也可以是半小时,只要你能够在这些时间里面去静静地放空自己,发呆,冥想…你的生活就能更有张力。
坚持自己热爱并擅长的运动。建议跑步,选择晨跑,一周三到五次慢跑,感受自己的呼吸,大口喘气,甚至可以在跑完步,浑身冒汗之后,喝一瓶可乐,洗个热水澡。每次跑完步都记录在APP上,过一段时间回头看的时候,上面记录满了几百公里,跑步这事会让你在创业的时候,给你更多的信心。
持续地整理周遭的一切。你的办公室,你的卧室,你的穿着打扮,所有的一切都好遵循熵增原理,从有序变成无序。你需要坚持打扫卫生,有条理地做事,把你周遭的一切都整理的整整齐齐。
每天做规划和复盘。每天的规划和复盘是决定你生活掌控感的重要因素,你需要找到趁手的工具,把这一切尽可能地记录下来,允许自己偷懒,但是得写出更多你当时的心境和想法。
